培育学生具有顽强拼搏、团结进取的职业品质是高职体育工作的目标之一,也是体育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学院创建“双一流”院校过程中,通识教育学院在强身健体,传承文化,完善人格的“大体育”理念下,搭建育人平台,创建育人载体,通过活动育人、竞赛育人、过程育人等途径,拓展育人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院的竞赛佳绩呈现着多元化发展,根据市教委制定的高校竞赛计划,我院建设了7支运动队,参与北京市及全国大学生10余项体育赛事。有4支运动队获得过省级及以上比赛团体总分的前三名,占比57%,其中田径运动队获得过8次市赛团体总分的冠军,有4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前三名成绩。
除了参加学生体育竞赛,我院教师也取得了有益的运动成绩,经北京市体育局选调,我院体育教师强羽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群众组羽毛球比赛并取得了群众B组混双第三名的好成绩。
体育精神是以体育竞赛为载体,以运动训练为手段,在竞赛与训练中,教练员、运动员们通过高强度、高难度的运动训练与高压力的运动竞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为校争光的集体荣誉精神。同时,学生在赛场上成绩的获得更带给了学生必胜的信念,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将这种体育精神和必胜的信念传递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是我院师生自强不息的“笃行”精神的重要体现。
典型案例:
以竞赛促育人,赛、教结合共发展
——通识教育学院“立德树人”经典案例
学校体育是校园育人的一个良好载体,弘扬体育精神呼应了知行合一中的“知”与“行”的统一,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校园文化共同建设,才能够创建积极向上、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获得良好的效果。
“活动育人、竞赛育人、过程育人”以校园足球、校园篮球为龙头,以田径院代表队为榜样,辐射学生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轮滑协会、棋艺协会、路跑社等体育类协会,体育部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系统训练、辅导、组织校内比赛与活动,积极参加各类高校比赛,促进到校内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经过长期实践,我院田径、篮球、足球等代表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运行模式。每年通过多次代表队宣传,让更多学生了解代表队训练和比赛情况。利用合理的选拔机制为代表队输送新鲜血液,用科学的训练模式提高代表队的竞技水平。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特色体育文化活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管理、运行模式,取得优异成绩。我院田径代表队利用课余时间刻苦训练,每年分别参加北京市高校春、秋两季田径运动会,连续五年成绩始终位列三甲,首都高校第52、56、57、58届田径运动会运动会,首都高校第8、10、11、12届秋季田径运动会更是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我院还在2017、2019和2021年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参赛的运动员多人次获得前八名,共有5名(次)同学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师生的努力与拼搏,充分的诠释了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很好的引导了我院的校园氛围。
竞赛扩宽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热爱运动、终身锻炼的习惯,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为校争光的集体荣誉精神。代表队的队员在学院及系内的各项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受到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

表彰优秀运动队,范双喜院长为院田径代表队授旗

我院食生系学生李贺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标枪亚军,教练王亚旺老师与李贺同学在颁奖典礼

院田径代表队获得首都高校第十一届秋季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我院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参加高校田径运动会

我院师生参加第二十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

我院学生在第二十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比赛中

我院学生获首都高等学校第59届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女子4×4接力第一名

我院女子篮球队参加第二十三届CUBA联赛获得高职组第三名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我院承办2021年首都高校足球联赛(高职组)并获得第四名

我院体育部教师强羽获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B组混合双打第三名